采用標準的html及css規范,使您的設計便于維護及二次開發,通過導出功能,可輸出干凈的html文檔結構及css樣式表,便于后期添加個性化功能。
水利
上海市水利院致力于城市防洪工程的規劃設計。自上世紀80年代起,上海市水利院對長江口、杭州灣“千里海塘”和黃浦江“千里江堤”進行了規劃設計,先后完成了蘇州河河口水閘工程、吳淞路閘橋、淀東水利樞紐及上海市西部地區防洪工程等市重大防汛工程,承接了浦東國際機場、虹橋樞紐、上海化學工業區等區域性排水工程,為上海構筑了一道防汛安全屏障。
上海市水利院潛心水閘泵站的研究和設計,在閘站的規模、結構型式等不斷取得新的突破,鑄造了水閘泵站的核心關鍵技術,其中吳淞路閘橋、蘇州河河口水閘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太浦河泵站是國內已建單泵流量最大、總流量最大泵站。自2009年加入華建集團后,依托集團在建筑行業的優勢,深度探索水利、建筑、景觀、規劃等多學科多專業之間的融合,打造了“水利建筑集成專項品牌”,設計完成了一批水利建筑集成的代表作。在上海建設令人向往的創新人文生態城市之際,讓水利建筑可閱讀,濱水空間可漫步,一批水利建筑成為地標性建筑物,樹立了水利建筑的高端品牌形象。
自1990年,上海市水利院首次提出在長江口青草沙建立水源地設想,播下了青草沙水源地建設科學的種子,先后研究、設計青草沙水庫、胡家山水庫及巖洛水庫等一系列濱海平原與山區水庫樞紐工程。通過多年來不斷的探索和研究,上海市水利院在平原和山區水庫樞紐的規劃設計方面積累了關鍵技術。
成立伊始,上海市水利院就致力于探索治水之道,對河湖水系及水環境治理孜孜以求,與上海水務行業各界一齊發力,完成了上海史上最大規模的骨干河道整治,承擔了蘇州河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元蕩和淀山湖堤防達標及岸線生態修復工程、青浦環城水系治理工程及中國共產黨誕生地之一嘉興南湖水環境提升等工程,開展以平原河網水系及湖泊為特色的松江全國水利風景區、滴水湖全國水利風景區、花博會水系等水景觀營造,凸顯了江南水清、水秀、水柔,為上海的“天藍、水清、岸綠”環境治理目標打下了基礎,并為全國城市河道環境治理提供了典范。在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深入的背景下,上海市水利院始終秉承治水初心,不斷創新治水理念,積累河湖治理關鍵技術,探索水利、景觀、生態、人文、藝術等多學科之間的融合,設計藍綠相融、健康永續的美麗河湖,讓河湖水系兼具工程和文化藝術美。
上海市水利院是我國最早從事河口治理與灘涂開發的單位之一。憑借在海岸灘涂圈圍造地技術方面的獨特領先優勢,上海市水利院幾乎承擔了上海所有促淤圍海造地工程,并向江蘇、浙江、福建等沿海省市拓展,設計的圍海造地面積超過600平方公里土地,相當于十分之一個上海、18個澳門,上海的版圖在我們手中延伸。多年來,上海市水利院在長期從事灘涂治理工程的設計中不斷突破,從高灘向低灘,積累了軟基處理、龍口保護與截流、大型水力填充造地技術,透空離岸樁式壩、充泥管袋筑堤及堵口合龍、河口規劃及治理等多項先進核心技術,主編和參編有關行業或地方標準、規范,全面見證了上海市灘涂整治史的重大變遷。
海洋及海岸工程
上海市水利院致力于為上海海洋事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智力保障。在國家大力推進建設海洋強國,上海市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背景下,上海市水利院圍繞治水管海的新形勢和新任務,依托“上海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圍繞生態和保護兩個主題,著力推進海洋防災減災、濱海生態修復、海洋工程建設、海洋規劃及海域資源調查、海洋管理等方面研究,承擔了一系列的涉海工程設計及研究項目,助力保障海岸帶生態安全和推動海岸工程的創新發展。
市政
上海市水利院在自來水及污水廠設計領域一直保持著穩中求進的步伐,業務覆蓋了自來水和污水的常規處理、深度處理、生產廢水處理及污泥處理等,始終堅守水廠全流程的“綠色低碳”設計理念,緊緊圍繞“安全、高效、智能、景觀”的設計目標,不斷創新設計思路。針對目前水廠改造用地困難的實際情況,上海市水利院提出了“設施集成化、結構一體化”的創新改造思路,向現有用地挖潛能。近年來,上海市水利院承接了多座大型水廠的深度處理改造工程,為業主提供了經濟、科學的改造方案,解決了諸多水廠的提標改造難點和痛點,有力保障了水廠出水水質的全面提升。
經過多年的設計經驗積累,上海市水利院完成了多座有代表性的供排水泵站新改建工程,特別在泵站無人值守、低碳節能等關鍵技術方面取得較大的突破和創新,解決了供排水泵站在運行中存在的能耗、成本、安全和設備管理的瓶頸和難點。在特大型雨水泵站及長距離供水增壓泵站工程設計方面也樹立了特色品牌。
供排水管網作為上海市水利院業務發展的重要板塊之一,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特別是供水管網設計,已經鑄造成上海市知名品牌,承擔了上海中心城區及青浦、奉賢、臨港等區域80%市政供水管道的設計任務,年設計供水管道長度超300公里。排水管網設計在雨水提標改造、農村污水治理、污水提質增效和區域性的城市更新等領域形成特色,先后參與了上海市多項技術標準編制。供排水管網非開挖修復技術方面取得了較大突破,先后完成了上海市供水管道非開挖修復實驗段項目和奉賢區南排污水總管及附屬設施修復項目。不斷加大供排水管網關鍵技術研究,已在排水系統三網建模、中大口徑供水管道超長超深定向鉆、長距離輸配水、中小口徑供水管道噴涂修復等關鍵技術研究領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市政路橋業務以精品市政為導向,以融合建筑文化元素為目標,大力拓展以交通樞紐、街區道路、景觀橋梁等為重點的設計咨詢業務。先后承接了上海南六公路(S1-S32)改建工程、上海三林濱江南片地區市政道路配套工程、雄安容東橋梁設計方案、南北高架(魯班立交-S20)精品示范路等項目。秉承滿足客戶需求為己任,追求市政交通項目的功能性、觀賞性和完美性,追求提升市政交通項目于城市空間品味相協調。
公路
公路是國家的血脈,是最基礎、最廣泛的運輸方式。公司積極參與上海市的公路建設,先后完成了滬南公路、曹安路、滬青平公路、寶安公路等國省干線公路的新建或拓寬改建,為完善上海市骨干路網、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公路工程項目中,公司注重創新,研發了SLM混合料輕質路基、加筋土擋土墻等四新技術,并應用在工程實踐中。這些四新技術減少了路基沉降、加快工程進度、節約了工程投資,取得了良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公司在橋梁工程領域擁有諸多建設成果。先后完成了思賢路油墩港橋、文翔路油墩港橋、三新路張家浜橋、曹安路24號蘊藻浜橋、中環線(浦西段)橋梁支座更新替換工程等重要橋梁工程。公司總結歷年的項目經驗推陳出新,橋梁結構形式包含了“雙塔自錨式懸索橋”、“中承式系桿拱橋”、“雙塔無背索斜拉橋”、“下承式系桿拱橋”,其中施賢路油墩港橋設計采用了“轉體施工技術”。針對中環線支座病害研發新型的高承載支座和全新的頂升技術,首次形成了復雜交通下城市干道高架橋梁支座更新替換的成套關鍵技術,多項研究成果達到了國際一流水平,相關成果為后續高架橋梁支座整治工程的實施提供了技術支撐。
公司長期致力于上海的道路與橋梁的養護維修工作,專注于大中修的技術研發和應用。在多年的工程實踐中,先后推出了“白加黑復合路面”、“共振碎石化白改黑”、“連續配筋混凝土復合路面”、“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瀝青路面廠拌熱再生”、“瀝青路面就地冷再生”、“瀝青路面廠拌冷再生”、“瀝青路面全深式冷再生”、“水泥路面就地冷再生”、“支座更換專利及精細化控制”、“中小跨徑橋梁的橋面連續簡支梁結構的設計計算方法”等先進養護維修技術,為上海道路、橋梁養護維修領域的技術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
隨著大眾旅游、全域旅游新時代的到來,人民群眾對交通服務的品質化、多元化、潮流化、個性化需要標準日趨提高,高速公路服務區向生態、旅游、消費等復合功能轉型升級是必然趨勢。交旅融合建筑業務致力于探索“交通+旅游”的融合發展。特色服務區是高速公路服務和當地文化旅游資源相結合的新型特色服務區產業模式,業務內容包括既有服務區改造,新建服務區旅游綜合體。高品質交通場站是交旅融合的結合點與支撐點,同時也是交旅融合的載體,具有窗口效應、示范效應。
景觀
上海市水利院立足水工、景觀、市政、生態的綜合優勢,率先在福建南平市提出并成功實踐“水美城市”建設新理念。該建設理念以堅持安全為基礎、生態為根本、景觀為體形、文化為靈魂的原則,以流域水系為主線,實施防洪排澇、市政生態、形象提升、旅游產業、智慧水務五大工程。依托水利工程規劃和設計的技術優勢,上海市水利院以保護利用河湖及其沿岸地區自然、人文資源及園林景觀為目的,設計兼有環境保護、濱水貫通、科普教育、海綿綠地、休閑生活、美麗鄉村、公共藝術等多種功能,實現河湖及其沿岸資源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的城市開放空間。近年來,秉承公園城市和幸福河湖理念,立足上海,服務全國,完成一批帶有示范意義的高品質濱水景觀項目,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美麗街區是建設人民城市、提升環境品質、帶動城市更新的重要載體。公司始終以“街道+”為理念,堅持品質優先,深化開展多條“美麗街區”工程創建。經過近幾年努力,先后完成了楊浦區江浦路、長陽路、周家嘴路、隆昌路、政立路、大連路等多條主次干道的美麗街區建設。同時參與了上海首條紅色經典步道的創建工作。公司始終以樹立精品市政品牌為己任,從全要素全方位著手設計打造一系列高品質基礎設施作品,體現精細化建設背景下市政工程的剛柔之美。
智慧水務及工程數字化
上海市水利院潛心鉆研BIM技術,主編上海水利行業第一本BIM應用標準,開展泵閘正向數字設計、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BIM應用等核心關鍵技術研究,其中淀東水利樞紐泵閘改擴建工程為上海市第一批通過驗收的BIM技術應用試點項目,張涇河南延伸整治工程為上海市BIM應用優秀標桿項目。榮獲工程建設行業BIM大賽一等獎、全國水利工程BIM應用大賽“銀獎”、上海土木工程、水務海洋工程科技進步三等獎等多項榮譽。上海市水利院近年來著力打造智慧水務專項化產品。專項化產品以BIM+GIS時空數據為底座、數學模型為核心、水利知識為驅動,通過數據深度分析、模擬與創新應用,實現傳統水務工程建設管理的數字化轉型、精細化管理和智慧化決策,推動水務管理能力適應新時代水利信息發展。
工程總承包
在國家大力推行工程總承包的時代背景下,上海市水利院于2011年開展工程總承包業務,是全國水利行業最早一批開展工程總承包業務的省級設計院之一。在水利、市政、生態景觀等工程中充分發揮以設計為龍頭的優勢,把握工程全局、統籌規劃,將設計思想和設計理念貫徹于整個項目中,并對施工進行深入和有效的指導,優質高效完成施工任務。經多年努力,工程總承包模式逐步由聯合體牽頭向工程獨立總承包轉變,業務范圍也走出上海,輻射長三角、廣東等地。